游戏本地化翻译的三个关键要素,如果掌握不好
“游戏本地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将游戏本地化呢?
“本地化(Localization)”是指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降低成本,将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组织,使之符合特定区域市场的组织变革、满足客户指定的特定区域文化环境相吻合,从而克服文化语言障碍的过程,在中文圈的意思约等于“汉化”。
而“游戏本地化”的核心指的就是将出海游戏的文字内容转换为符合当地语言习俗的语言,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把游戏内容翻译成中文而已吗?”其实并不然,游戏本地化不仅是简单的翻译工作。
如今游戏行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如此迅速,成为全球领先产业排行榜中的佼佼者,其中游戏本地化是功不可没的。很多国内爆款的游戏走出国门,却没能打通国外市场,多数是因为国际市场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没能充分实现专业的本地化,而语言本地化翻译就是至关紧要的第一关卡。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游戏本地化翻译的几个关键要素:
NO.1 灵动
游戏不是纪录片,刻板而单一的语言转换不是目的,保留游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结合富有灵动感的本地化语言,才能令玩家更容易接受,赋予游戏更多的精彩度。
举个例子:某个游戏中有这样一句英文:This unusual rapier was once carried by a widely-feared piratecaptain known for his ruthlessness and his ability to evade the most determinedpirate hunters.
这种长句子在英文中很常见,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将其翻译成中文,那可能让这句话看起来像一个灾难:
译文1:这把不寻常的剑曾经由一位残忍无情且有能力躲避最老练的海盗猎人的知名海盗船长携带。
上面的翻译看起来没有错,但是如果处理成下面这样会不会更好:
译文2:这把罕世长剑曾经属于某位海盗船长,他的冷酷无情令人闻风丧胆,他连最老练的海盗猎人都能轻松应对。
NO.2 准确
游戏玩家参与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感受其中的乐趣,只有语言准确,他们才能更容易理解和享受这款游戏所带来的畅玩感受,如果连最基础的文字都让人无法理解,那么相当于吸引玩家的第一关就失败了。
如果游戏玩家看到一些“不准确”甚至“很糟糕”的翻译,会大幅减少玩家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让他们感觉仿佛是吃了隔壁汤姆叔叔家的猫啃过的面包片一样心里不是滋味:哦,这个调皮(该死)的小猫(翻译)!
NO.3 专业
只有真正从事过游戏翻译行业的专业人士才能掌握各类游戏中的时代背景、环境特点、武器攻略等专业用词。更有甚者,将同一个角色名字或者装备翻译成不同的名称。没有比在游戏界面中出现不专业的名词更让玩家一脸懵逼的事了。
比如某位项目经理曾经在查看《圣斗士星矢》的游戏译稿质量时,原文中某个地方有两三行都出现了一个角色名字“纱织小姐”,而译文中则分别出现了Miss Yarn(纱线小姐),Saori (纱织),Miss Weave(纺织小姐)三种不同的英文翻译。英语玩家看后不懵逼才怪。